自打2022北京冬奧會勝利舉辦,冰墩墩變的炙手可熱,一度可謂是一“墩”難求。張先生就通過微商購買了一批冰墩墩的掛件,美滋滋的坐等收貨。然而收到貨的瞬間,張先生傻眼了。
“就是這樣劣質的,非常劣質的,是橡膠制品。(你覺得這個價錢能有多少)這個價值兩三塊錢吧,在路邊攤都沒人買。在2月8號就加了他,加了看他發朋友圈,就想著賺點小錢,代發一下賣一下。也沒看到現貨就輕易相信他了。一共花了兩萬多差不多三萬。”張先生說。
張先生家住即墨區。冬奧會期間,冰墩墩很受追捧。通過微信朋友圈,他看到王先生在銷售冰墩墩飾品,于是就主動聯系他,想要買一些產品。
而宋先生是通過這些購買的冰墩墩產品,在收到貨之后,他們全都傻了眼。
“我就馬上找了我這個朋友,他就往上找,那邊到最后核實一下,是上當受騙了。第一個收貨人就收到這種貨,客戶就直接火了。我就找到我上一級,人家送對象情人節禮物,打開一看竟然是這個東西。一開始就要退,最后就是全部都要退,就開始出現錢的事了,說一下子全退最后沒錢什么的,先退了一半,(現在還有多少錢沒有退)現在還有將近1萬,應該是9950多塊錢。”張先生說。
現在張先生他們還有一半的損失沒有追回。他們只能不斷的聯系這位王先生。
“(你那邊錢現在怎么樣了)晚一會。(再玩會,得差不多幾點,這邊一直催)我這邊還有點事。(你上家、廠家你都知道)知道。(是哪邊的)哪邊跟你也沒有什么關系。(那你現在找不著他)已經報警了,起訴了,等著就行了,找他有什么用,上哪里找去。(你這邊錢下午能打過來嗎)嗯。”賣家王先生沒說幾句就掛了電話,根據他的說法他也已經報案。
通過微信買到假貨,記者把這一情況反映給了即墨區市場監督管理局。
即墨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,“市場監管局作為行政部門,對這個實體經營主體的監管措施相對有效。微商這種網絡經營方式,針對的主要是正規的網絡經營平臺,有經營備案的這種商家,監管措施也比較有效,也有相關的法律依據。但是微商這種不屬于監管平臺的范疇,所以很很難抓到到經營主體,所以只能從發貨地入手。”
根據郵件和平臺信息,知道郵件來到廣東省汕頭市朝陽區阿魚電商。上面的姓名和電話都是虛假信息。
通過圓通給快遞能查到有效信息嗎?圓通快遞工作人員回復稱,“發件人電話就是不對的。(怎樣才能找到這個人,能不能找一下)找不到的先生,我這邊是派件公司,不可能找到發件公司。你要報警處理呀先生,你要是發現假貨的話,我們這邊是處理不了的。”
目前,張先生他們已經報警,也將這一問題反映給了廣東省汕頭市轄區內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