亞洲開發銀行(亞行)4月6日發布的《2022年亞洲發展展望》顯示,受國內需求強勁復蘇和出口持續擴大的雙重利好影響,今明兩年,亞洲發展中經濟體有望分別增長5.2%和5.3%。不過,俄烏沖突、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反復、美聯儲收緊政策會產生許多不確定性,威脅經濟增長前景。
據報告預測,包括南亞和東亞在內的幾個次區域將恢復到疫情前的經濟增長速度。該地區的通貨膨脹仍在可控范圍內,但預計今年將升至3.7%,2023年可望回落至3.1%。
報告認為,俄烏沖突對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前景構成了最嚴重的風險。沖突已造成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暴漲,正在波及該地區各經濟體,并加劇了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。同時,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影響亞洲多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。
今明兩年,亞洲大部分發展中經濟體都將實現穩定增長。預計高加索和中亞經濟體今年的平均增速為3.6%,明年將達到4.0%;整體而言,預計貿易依存度較高的東南亞經濟體今年將增長4.9%,2023年將增長5.2%;繼2021年經濟萎縮0.6%后,高度依賴旅游業的太平洋經濟體在2022年和2023年有望分別增長3.9%和5.4%。預計東亞今年的經濟增速將達4.7%,而2023年為4.5%。南亞經濟體有望創下7.0%和7.4%的整體增長速度。而印度作為南亞次區域的最大經濟體,預計本財年和下一財年將分別增長7.5%和8.0%。